分數不重要,認真檢討才是王道














大家好,

我是SK2的Rosa,


最近有同學跟我說:“我之前來參加顧問時間時,拿到了Fair,難過得快要哭了。”


這讓我想起了國小四年級的故事,
當時我在泰國念國際學校,數學考了50分,
我從來沒有考過這樣的低分,還在消化這資訊,心情複雜時,
我的數學老師便走了過來,
他說:“Rosa, if you correct all your mistakes, I will give you 100. It is what you learn that really matters.”


因此,我很高興地訂正了所有的錯誤,而且拿了被老師重新打上100分的考卷,
歡天喜地飛奔回家,急著告訴媽媽,“媽~~~我數學考了100分!”
先前拿50分的烏雲已經完全被拋諸腦後了,好像一點都沒有發生過一樣。


其實當時實際考了多少分我早已經忘了,但是這故事給我的啟發卻深刻烙印在我的心裡,
“我很棒,我的實力絕對不只分數,只要夠努力,補足不足的,我也能夠為自己而驕傲。”


反觀台灣的教育,總是教我們 “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”,
班上永遠有比你優秀的同學,
導致身旁常常會聽見這樣的故事,


“我女友這次考了98分,她哭了一整夜呢!我怎麼安慰她都沒用。”
“我媽媽要求我要考到90分,沒有的話,少一分打一下。”


這樣的教育體制以及文化下,會導致好幾種負面結果:


1. 孩子只注重形式,而非實質
沒寫作業時,因為不想被罰,寧願抄別人的作業了事,考試時更是不加思索地作弊以求過關。


2. 孩子得失心太重
沒有達到標準,就會覺得自己沒用,好像天都要塌下來似了。


3. 單一的成功標準
只有學業成就算是成就,其他的德體群美,都一律不算數。


4. 孩子會失去信心
會覺得只有考到高分,才能夠證明自己,只要分數掉了,我就什麼都不是。


我很想問,在媽媽以及老師為了少幾分而打小孩幾下時,小孩除了覺得很痛之外,是否真的理解了這次犯的問題?下次遇到同樣的題目時,是否真的會解呢?


因此,我想要鼓勵同學,


當你在念書時,不要著重你眼前的答題率,而是認真檢討,確定同樣的題型,下次遇到了會做。
請你好好花時間,研究ETS的出題答題邏輯。


一樣的道理,當你在寫作文時,請你著重在檢討,雖然這次考試拿了Fair,才22分,
你是否有把握今天回去重新寫一篇,這一篇能夠拿到Good+++呢?


記住,你現在的實力不是重點,而是你未來無窮的潛力
目前的答題率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的收穫。你學到了什麼?


不要用分數定義自己,你的實力、夢想與抱負絕對不只你的分數。


最後提醒同學,


一、重視實質大過於形式


請你想一想,即使這篇聽力錯了三題,你是否有把握下次做同一篇,能夠看出每個題目的陷阱而作對呢?即使你最後考了99分,你是否能夠檢視整個準備托福的過程,認為有更加熟悉托福的邏輯以及作答方式而有信心呢?重點應該是學習的過程,而非最後的結果。畢竟,人生有無數的挑戰,你跨越了這個,還有下一個,跟下下個。過程中獲得的內容才是真的自己帶得走的東西。


二、得失心不要太重


平常練習時當作是考試,而考試當下要有平常心。即使失敗了,又如何?失敗乃成功之母,當你又失敗了一次,你就知道你離成功又更近了一步。


三、有許多條路都通往成功


以前我也曾經羨慕過久居國外的朋友們,會覺得他們的生活過得好好啊!但是有一次當我有幸到紐約朋友家住時,我驚覺,“他也是很努力地在生活,就跟我在台灣做的事一樣,我們都在努力讓自己生活更好。” 後來,我便發現,重要的並不是你居住在哪裡,或是你在哪間大公司高就,而是“你是否真的在過自己理想中的生活?” “你是否對得起自己?” “你是否對於你的居住環境、學業、事業、伴侶、人生,永不妥協盡力感受,並且努力做到最好。”


只要你每天起床,都喜歡鏡子中的自己,喜歡自己的狀態,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,那你就是成功的,或是通往成功當中。『人生勝利組』,這五個字應該由你自己來定義。


四、對自己有絕對的信心


不論什麼時候,都要對自己有絕對的信心。考試考差了,又如何?這次稍微表現不好,下次一定能夠做到最好。今年沒申請上,然後呢?那是學校沒榮幸收到你這個高材生啊!你的信心,應該來自於你平常累積出來的習慣以及能力,而非表面上的分數。


最後,提醒同學,檢討時要慢,要細。不要急著再多練新的一道題目,而是花一些時間,把這題弄到百分之百懂。作文拿到了Limited或是Fair,你是否能夠重新寫一版,而且甚至有信心,能夠寫得比老師還要好?這樣才是最有意義也最值得開心的事情!

祝同學都能夠從準備考試中遇見更好的自己


Warm Regards,
SK2 Rosa ^____^